乐普医疗2025中报大揭秘
业绩概览:平稳开局,现金流亮眼
乐普医疗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备受关注。据其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3.69 亿元,同比虽有 0.43% 的微降,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仍稳住了基本盘 。归母净利润为 6.91 亿元,同比下降 0.91%,这样的成绩有挑战,却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有一个数据十分亮眼,那便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 6.3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00.52%。从这个角度看,乐普医疗在上半年的运营效率和财务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各业务板块的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也为我们深入探究其业务布局和未来规划提供了积极的背景。
业务板块扫描:传统与新兴的变奏曲
医疗器械:心血管稳健,其他有起伏
在医疗器械业务板块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宛如中流砥柱,上半年实现收入 12.39 亿元,同比增长 7.57% 。从早期的支架产品到如今的药物球囊、可降解支架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需求持续攀升,为乐普医疗的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体外诊断业务和外科麻醉业务却在上半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实现 16,337.14 万元,同比下降 17.35%。
外科麻醉业务收入则受到集采节奏的明显影响,实现营业收入 24,100.50 万元,同比下降 10.29% 。以七氟烷、丙泊酚等常用麻醉药品为例,集采后价格大幅下降,虽然销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整体销售额仍受到冲击。
药品业务:触底反弹,平稳可期
今年,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基本完成,收入结构中非阿托伐他汀钙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占比逐步提升。上半年药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1.17 亿元,同比下降 1.52%,但环比增长 79.34% ,其中制剂(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 9.75 亿元,同比增长 3.89%,环比增长 107.59% 。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乐普医疗在药品业务的调整策略初见成效,也为全年的业绩稳定奠定了基础。随着后续市场的进一步复苏和产品销售的持续推进,药品业务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为公司贡献稳定的现金流。
新兴业务崛起:皮肤科、创新药与智能医疗
乐普医疗在新兴业务板块的布局正逐步开花结果。
皮肤科业务方面,“童颜针”(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已获批上市,8 月初童颜针已经开始第一批发货,为业务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未来半年至一年内,PDRN “三文鱼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和热玛吉(设备 / 耗材)预计也将陆续获批,届时该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利润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对该业务板块寄予厚望,希望未来三年内可以实现 20 - 30 亿元收入,净利率维持在 45 - 50% 左右。
创新药业务是公司目前研发投入最大的业务板块,主要由上海民为生物承担。上海民为专注于代谢类疾病的创新药研发,账上现金充裕,药物多为 BIC(同类最佳)。多款药物研发进展顺利,如 MWN109 注射液在国内已经开启 Ⅱ 期临床试验,澳洲 Ⅰ 期临床试验接近尾声;口服 MWN109 片剂的 Ⅰ 期临床试验 SAD 组已经完成 。这些创新药一旦成功上市,将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打破现有市场格局,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板块同样亮点纷呈。控股子公司乐普医电负责心脏节律管理、电生理、神经调控类产品研发,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已经处于注册报批阶段,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和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VNS)均处于临床阶段 。控股子公司深圳睿瀚医疗作为国内最早做无创脑机接口的企业之一,已有 7 张 NMPA 二类注册证,在康复领域已经实现产品落地并获得收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步认可,该板块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策略剖析:集采后的攻守之道
在集采的浪潮下,乐普医疗如同一位经历了风雨洗礼的航海者,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中不断调整航向。过去数年,集采大周期对乐普医疗的业绩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其业绩波动较大 。但乐普医疗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进行组织再造,从管理结构、人员架构到经营思路,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在战略思路和战术打法上,乐普医疗前两年主要采取防守策略,致力于夯实基础业务。在医疗器械业务中,稳固心血管植介入业务的优势地位,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保持住了该业务的增长态势。在药品业务方面,积极应对集采带来的价格压力,通过调整销售渠道、降低成本等方式,努力维持业务的稳定。
而如今,乐普医疗已完成组织再造,业绩逐步企稳,开始从防守转向进攻,发力战略新兴业务板块。在皮肤科业务板块,公司凭借 “童颜针” 等产品的获批上市,迅速布局医美市场,通过多元化的渠道策略,覆盖非公医美机构和公立医院相关科室,力求在医美领域分得一杯羹。创新药业务板块更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上海民为生物专注于代谢类疾病创新药研发,多款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一旦成功上市,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板块的布局,也展现了乐普医疗对未来医疗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通过技术创新,为公司开辟新的业务领域。
公司表示,医美业务自 8 月发货以来已实现盈利,这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销售费用方面,公司有着清晰的规划,希望将其控制在 20% 以下。这一目标的设定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市场变化的深刻洞察。
过去,非公医美机构注重营销,销售费用居高不下,但如今消费降级,消费者更加理性,注重产品性价比和科学性 。乐普医疗抓住这一趋势,将发展重点放在科学化和大众化上。以 “童颜针” 系列产品为例,主推的童颜水光针对 3000 - 6000 元高端水光客群,定价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童颜针的需求。在渠道布局上,针对非公医美机构,大型品牌连锁以直营为主,中小型以经销为主,同时借助电商等平台覆盖部分城市 ;对于公立医院,公司考虑组建专门销售团队协助发展皮肤科。这样的策略不仅充分利用了公司现有的渠道资源,还能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有望在医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实现销售费用的有效控制和业绩的快速增长 。
集采影响:冠脉板块与心泰医疗
在冠脉板块,切割球囊和药物球囊的集采备受关注。公司预计,集采后药物球囊终端价虽会降低,但渗透率可能大幅提高,公司药球有望最终受益,不过可能会因集采前高价库存消化造成短期季度性波动 。切割球囊方面,公司和波科是主要厂商,集采后价格下降,出厂价也会相应降低,但量会有所增长,同时公司的乳突球囊和棘突球囊可能在集采中实现销量大幅增长 。综合来看,公司预计这两款产品的集采对营收不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且新产品的商业化还能带来正向贡献。
心泰医疗作为乐普医疗的重要子公司,其产品销售节奏和业绩预期也备受瞩目。目前心泰主要利润来源于心脏封堵器,可降解类封堵器渗透率较低。随着福建封堵器集采的推进,如果可降解封堵器集采价格下调,预计能显著提高产品渗透率 。ScienCrown® 经导管植入式主动脉瓣膜系统和 SimoMelon® 主动脉瓣膜球囊扩张导管上半年实现收入 4013 万元,处于逐渐放量阶段,预计明年会给利润带来正向贡献 。总体而言,集采政策虽带来短期挑战,但也为公司提供了长期增长的机遇,关键在于公司如何把握市场变化,优化产品布局。
未来展望:驶向新增长曲线
展望未来,乐普医疗已锚定清晰的发展航线。在基础业务方面,随着医疗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公司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有望维持 10% 左右的稳定增长,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本盘。而新兴业务板块则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皮肤科业务凭借丰富的产品管线和多元化的渠道布局,有望在医美市场中迅速崛起,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创新药业务一旦研发成果成功转化,将打破市场格局,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板块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品的逐步商业化,也将在未来医疗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乐普医疗在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是其在医疗行业变革浪潮中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在集采政策的持续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公司通过积极的战略调整和业务创新,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在新兴领域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未来,乐普医疗能否成功实现从传统医疗企业向创新驱动型医疗科技集团的转型,在基础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协同发展中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区分享你们对乐普医疗未来发展的看法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