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发布通知,看病就医有新变化!这一区已试行
注意!
在上海看病就医有新变化!
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上海市卫健委官网5月23日发布——
关于加强本市首诊和转诊医疗服务工作的相关通知
本通知所指转诊服务主要为医疗机构内不同科室间及医联体内不同医疗机构间的上下转诊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上转工作原则上维持现有转诊机制不变。
通知提出,2025年底,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各区内区级医疗机构间建立健全上下转诊制度,方便患者在区内转诊。2027年底,各医联体内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营造分级就医转诊氛围。到2030年,分级诊疗体系发挥有效作用,为患者提供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形成规范有序的就医格局。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就医,没带医保卡如何看病?
上海医保参保人,如在上海就医时没带医保卡,可刷“随申办市民云”APP中的“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医保结算,实现医保卡脱卡支付。
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步骤如下↓
实名登录“随申办市民云”APP→点击“办事”频道→点击“医疗付费一件事”进入服务页;
首次使用时,点击“同意协议并激活”→扫脸认证→确认信息后,即可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服务;
“下转”破冰升级服务上海探索“无感转诊”新模式
上个月,市卫健委曾在民生访谈中透露,今年上海将把推进签约居民顺利下转作为优化分级诊疗的一项重点工作。“下转”这个动作,由上下级医院依托紧密型医联体转诊平台来完成,完全无需患者或家属操心,“无感转诊”是一大亮点。
目前
这种新模式已经在闵行区
率先落地
闵中心介绍,通过试点,目前已确定了33个适宜“下转”的病种。
刘梅 闵行区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比如说呼吸科,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部通气障碍,比如神经内科主要是脑梗死还有脑出血,还是以老百姓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为主。
4月以来,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上级医院“下转”患者20多人次,其中既有3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90多岁的耄耋老人。
市卫健委介绍,签约居民"下转",按照病情程度和康复需求,有下转到社区医院病房、家庭病床以及社区医院门诊健康管理三种方式。
其中家庭病床,是指居民回家休养,由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家庭病床医疗费纳入医保。
如遇突发情况
在没有带医保卡的情况下如何带孩子就医?
本市儿童医保患者由直系亲属,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成功申请“亲属随申码”后,被申请人挂号、付费时扫“亲属随申码”,医保部分会通过亲属的医保账户支付。
卫健部门表示,下转试点工作构建起了紧密型医联体双向转诊平台,支撑签约居民转诊工作 "转得出、接得稳、管得好"。
陈斌 闵行区卫健委基层卫生科负责人: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实时地一天两天之内看到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来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一件事的问题,这是我们做这个平台这项(转诊)工作的初衷。
文章内容和配图来源:随申办综合自新闻坊、上海市卫健委官网。转载和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让疑难重症患者“上转”大医院精准治疗,康复期患者“下转”基层安心康复,减少奔波,提升效率!同时,还有2025版“沪惠保”为你的健康加码——
129元/年享百万级保障,覆盖住院自费、特药、质子重离子等责任,既往症人群可保可赔,连续参保更享免赔额递减!
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2025版“沪惠保”在官方参保通道“随申办市民云”APP开启投保,使用交行数币红包支付保费,还能享立减25元福利!优惠名额有限,先到先得,用完即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